Friday, September 29, 2006

老昆明的十大建筑


云南省体育馆
在大楼后面的体育场看过崔健,张学友演唱会,也看过公审毒犯大会,印象中好几个毒犯都是回民,穿着白鞋。会后公安当场焚毁海洛因,一下午附近的街道都飘着古怪的气味。


云南省博物馆
苏式建筑,坐落在曾经是安静的国防路口。有一年陪纪斯道采访,在空荡荡的大厅门口有个卖纪念品的柜台,买了一个小小的呲牙咧嘴的苗族面具,现在还挂在家里进门的地方。


云南艺术剧院
第一次去那里好像是幼儿园时代,我们在舞台上表演“大寨亚克西”。有一次和HK去看电影,在台阶上看到CL在等人,只有装做没有看到他,从他旁边走过去。


翠湖宾馆
第一次去那里也是小时候,爸爸开会聚餐,把我带去,我躲在宴会桌下面,爸爸把排骨偷偷给我吃。后来工作了,这里成了时常光顾的地方。


云南饭店
某个清晨离开那里的时候,觉得生活是这样清新美好,污浊怎能羁绊。


昆明饭店
公款腐败最多去的地方。


东风大楼
爸爸的办公室曾在这里。在住房紧张的70年代末,家里最大的盼望就是在那里分到宿舍。


云南省农业展览馆
年货街和毛主席像


昆明百货大楼
昆明的中心。差一点成了我人生的一个路口。


昆明邮电大楼
单位的边上。

Thursday, September 28, 2006

鲍勃-迪伦


80年代中国年轻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实际上只涵盖19世纪的范畴,就自己来说对20世纪的西方文化认识只停留在十几个人身上(萨特,T.S.爱略特,海明威, 等)。第一次接触美国当代文化是三卷套的美国文学史论丛。从Malcolm Cowley《流放者的归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文学流浪生涯》开始,到Larzer Ziff的《一八九零年代的美国--迷惘的一代人的岁月》和Morris Dickstein的《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美国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当时的感觉仿佛是开启了天窗,看到自己顶礼膜拜的美国文化的真实面貌。《伊甸园之门》描述的美国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反文化校园抗争,民歌复兴运动等等,特别切合了80年代末中国大学校园的民主自由的变更氛围。从鲍勃-迪伦身上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兄长,从他的歌词中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当时校园里流行的美国乡村歌曲101首收录了很多六十年代的民歌。其中的几首“答案在风中飘”,“沉默的声音”,“斯卡博落集市”更是口耳相传,几乎人人会唱。20年后我才知道“答案在风中飘”其实是迪伦的作品。

昨天晚上看马丁-斯科西斯的《归乡无路》才发现真正的鲍勃-迪伦并不象书中描绘的那样是自觉的反文化英雄, 他是个特立独行的歌者。从明尼苏达的小镇出发,短短几年鲍勃-迪伦成为纽约反文化阵营的英雄,为爱伦-金斯堡视为垮掉一代的接棒人,实在是个奇迹。他的师传来自名歌,乡村,蓝调和早期的摇滚乐,特别是深受三,四十年代的民歌手伍迪-噶斯瑞的影响。老旧的唱片和波西米亚人的生活方式是他早期的灵感来源,他像海绵一样吸收各种音乐元素和思想,从演唱,改编别人的作品到自写自唱。在古老的民歌旋律演绎反体制的和社会批判。如圣灵附体,鲍勃-迪伦在他的歌中把住了一个时代的脉搏,他是预言者,是巫师(Shaman)在山巅宣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金斯堡语)。他的歌(Blowin' in the Wind)在民权运动中,在向华盛顿进军中被广为传唱,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言歌。然而鲍勃-迪伦并不想只成为左翼的歌手,他拒绝成为政治和意识行态的传声筒,当他把木吉他和口琴换成电吉他,唱出“像一块滚石”后,他被民歌运动的同志和支持者视为“犹大”。然而他继续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1997年看克林顿在肯尼迪中心授以鲍勃-迪伦勋章,蓬乱的长发,紧身衣裤,老迪伦一副讪讪的样子。当时我想,当年他们这代人所反对的体制在40年后终于收编了鲍勃-迪伦。

今天在网上古狗,发现迪伦这个立陶宛犹太人的后代在1980年成了重生的基督徒。

Wednesday, September 27, 2006

《生日信》之一

泰德的《生日信》从“富布赖特学者”写起,好像一个人与生人谈起自己的人生,开始是琐碎的记忆,无关紧要的细节。他第一次和苏薇亚有关联的记忆是从美味的苹果开始,就像夏娃在乐园中。之后一切的开始和发生都不是偶然的,所有的人和物,甚至在他们自己意识到之前,都成了苏薇亚悲剧中的角色和道具。他们的悲剧是史诗性的,有着一切史诗的元素:注定的悲剧;原始而富有生命力的激情;背叛和死亡。

在多年后他写给苏薇亚这些诗时,他不仅已经深入她的意识深处(从她的日记里),把她从里到外看了又看,他的诗歌难道没有重新构建她的存在吗?

《生日信》的封面是他们女儿弗丽达画的昙花。

Tuesday, September 26, 2006

旧贴

看自己的旧作就像看自己的孩子小时候的样子,发现忘得差不多的可爱之处,也看见好多现在的毛病都渊源久已。这篇帖子2002-05-02发在国风上面。

-----------------------------------------------------------
好 莱 坞 小 雷 锋
—— 看 《 回 报 给 别 人 》

•风 景•

    生 在 新 中 国 , 长 在 红 旗 下 , 谁 没 学 过 雷 锋 , 做 过 好 事 。 小 学 一 年 级 , 为 了 完 成 做 好 事 的 指 标 , 我 守 在 隔 壁 张 奶 奶 家 的 灶 房 里 一 下 午 帮 她 掏 炉 灰 。 只 要 炉 膛 里 掉 下 一 小 撮 儿 烽 窝 煤 灰 , 我 就 赶 紧 用 小 铲 子 把 它 掏 干 净 。 其 实 , 我 并 不 真 喜 欢 做 好 事 。 光 每 次 想 做 什 么 , 就 伤 透 了 脑 筋 。 总 不 能 回 回 报 告 自 己 掏 炉 灰 吧 ! 再 说 张 奶 奶 也 不 乐 意 了 。 因 为 老 开 炉 门 儿 , 那 天 一 下 午 烧 了 她 两 块 煤 。 还 有 一 次 , 看 别 的 班 级 帮 了 一 个 五 保 户 抬 水 , 我 就 和 同 学 就 去 给 住 前 排 房 子 的 孤 老 头 扫 地 。 等 扫 完 地 , 老 头 儿 千 恩 万 谢 , 我 们 欢 天 喜 地 出 来 , 隔 壁 上 初 中 的 李 加 强 一 脸 严 肃 跑 过 来 说 : “ 他 是 个 国 民 党 军 官 , 你 们 怎 么 能 帮 他 做 好 事 ? ” 结 果 表 扬 没 得 到 , 反 倒 挨 了 老 师 一 顿 批 。 此 后 对 做 好 事 就 更 没 兴 趣 了 。

    并 不 光 是 新 中 国 的 孩 子 曾 为 做 好 事 伤 脑 筋 , 住 在 美 国 赌 城 的 七 年 级 学 生 海 利 奥 斯 曼 也 为 老 师 凯 文 斯 贝 西 布 置 的 作 业 — — “ 如 何 改 变 这 世 界 ” 而 发 愁 。 老 师 凯 文 启 发 大 家 : “ 你 们 看 , 这 世 界 一 团 糟 , 你 们 身 在 其 中 , 却 无 处 可 逃 。 要 是 你 们 能 想 个 办 法 , 把 这 世 界 翻 个 个 儿 , 变 坏 事 为 好 事 , 这 世 界 可 能 就 大 不 一 样 了 。 ” 这 番 宏 论 本 来 是 为 了 激 发 小 鬼 们 的 创 造 力 和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谁 知 海 利 拿 了 棒 槌 当 个 针 , 真 的 想 出 了 自 己 改 变 世 界 的 办 法 。 这 个 办 法 说 来 简 单 , 海 利 去 帮 助 三 个 人 , 可 他 不 要 这 三 个 受 到 帮 助 的 人 回 报 他 ( P A Y B A C K ) , 反 过 来 , 要 这 三 个 人 把 回 报 送 给 别 的 需 要 帮 助 的 人 ( P A Y   I T   F O R W A R D , 即 电 影 名 ) 。

    每 个 人 要 分 别 去 帮 助 另 外 三 个 人 。 海 利 的 算 术 是 , 1 X 3 = 3 , 3 X 3 = 9 , 等 等 , 这 样 一 来 整 个 世 界 不 都 给 改 变 了 吗 ?

    可 惜 现 实 没 有 海 利 的 算 术 那 么 简 单 。 第 一 个 受 他 帮 助 的 流 浪 汉 , 在 他 家 吃 了 饭 , 洗 了 澡 , 睡 了 觉 后 , 又 回 去 吸 毒 了 。

    挫 折 之 下 , 海 利 把 第 二 个 帮 助 对 象 锁 定 在 自 己 的 老 师 凯 文 和 妈 妈 海 伦 韩 特 身 上 。 老 师 凯 文 虽 然 知 识 渊 博 , 教 书 有 方 , 可 身 带 残 疾 , 又 是 孤 身 一 人 。 妈 妈 海 伦 更 是 问 题 多 多 , 一 人 要 独 力 撑 起 破 碎 家 庭 , 打 完 两 份 工 回 家 后 的 放 松 办 法 就 是 喝 得 不 醒 人 事 , 不 顺 心 时 会 痛 殴 儿 子 出 气 。 海 利 帮 妈 妈 走 出 沉 沦 的 办 法 是 让 妈 妈 约 会 老 师 。 这 一 招 果 然 出 奇 制 胜 。 凯 文 让 海 伦 的 生 活 有 了 希 望 和 依 靠 , 海 伦 也 让 凯 文 从 严 重 烧 伤 的 阴 影 中 走 出 。 眼 看 大 功 快 成 , 离 家 不 归 的 海 利 爸 爸 突 然 又 回 到 母 子 生 活 中 。 海 伦 对 他 还 心 存 幻 想 , 令 老 师 凯 文 大 为 伤 心 失 望 。 海 利 一 帮 一 、 一 对 红 的 计 划 只 能 告 终 。

    海 利 要 帮 助 的 第 三 个 人 是 同 班 常 受 人 欺 负 的 小 个 儿 。 可 在 目 睹 小 个 儿 又 被 暴 打 时 , 海 利 自 己 也 没 有 勇 气 上 去 制 止 。 所 有 的 失 败 令 海 利 灰 心 之 极 , 只 能 在 作 业 中 承 认 自 己 的 计 划 行 不 通 。

    就 在 这 时 , 来 自 洛 杉 矶 的 一 个 记 者 找 到 海 利 。 原 来 , 记 者 本 人 就 是 一 个 “ 回 报 给 别 人 ” 的 受 益 人 。 帮 助 他 的 银 行 家 曾 受 惠 于 一 个 小 偷 的 善 行 , 而 小 偷 本 人 曾 被 一 个 流 浪 的 老 太 婆 帮 助 过 。 老 太 婆 之 所 以 帮 助 他 逃 跑 是 因 为 自 己 疏 离 多 年 的 女 儿 海 伦 终 于 原 谅 了 她 , 并 要 她 施 惠 于 人 。 海 利 的 计 划 虽 然 失 败 了 , 可 他 的 真 诚 愿 望 潜 移 默 化 地 改 变 了 周 围 的 人 , 甚 至 他 自 己 。 “ 回 报 给 别 人 ” 已 在 美 国 各 地 成 星 火 燎 原 之 势 。 就 在 海 利 接 受 记 者 采 访 后 , 他 在 学 校 又 看 到 小 个 儿 被 高 班 男 生 围 攻 。 这 一 次 海 利 冲 了 上 去 。 混 战 中 , 一 把 匕 首 刺 进 了 他 的 身 体 。

    海 利 这 样 乐 于 助 人 、 无 私 无 畏 的 光 辉 形 象 , 在 近 年 来 一 片 打 打 杀 杀 或 贫 嘴 逗 乐 的 好 莱 坞 电 影 中 真 是 一 个 异 数 。 这 部 好 莱 坞 小 雷 锋 传 奇 在 很 多 地 方 让 我 想 起 了 中 国 的 主 旋 律 电 影 , 比 如 《 远 离 雷 锋 的 日 子 》 , 《 凤 凰 琴 》 , 《 焦 裕 禄 》 。 首 先 , 主 人 公 都 是 普 通 人 , 甚 至 属 于 社 会 的 弱 势 人 群 。 他 们 在 困 难 的 人 生 境 遇 中 , 用 人 性 和 道 德 的 光 辉 照 亮 了 周 围 的 世 界 。 在 此 过 程 中 , 无 不 经 历 重 重 挫 折 与 磨 难 。 最 后 每 个 人 都 用 自 己 巨 大 的 牺 牲 唤 醒 了 广 大 群 众 的 良 知 与 觉 悟 。 如 果 说 中 国 的 主 旋 律 电 影 是 一 种 宏 观 的 社 会 价 值 观 调 控 手 段 , 企 望 透 过 戏 剧 化 那 些 被 认 为 过 时 的 行 为 与 价 值 , 比 如 “ 学 雷 锋 , 做 好 事 ” , “ 无 私 奉 献 ” , “ 先 人 后 己 ” , 从 而 在 当 今 人 欲 横 流 的 商 品 社 会 中 树 立 一 个 纯 洁 的 道 德 指 标 ; 那 么 好 莱 坞 的 这 类 “ 良 知 ” 电 影 则 是 一 种 佯 装 的 姿 态 。

    自 考 伦 拜 ( C o l u m b i n e ) 校 园 惨 案 以 来 , 缺 乏 社 会 责 任 感 的 好 莱 坞 , 越 来 越 受 到 社 会 各 界 的 攻 击 。 特 别 是 其 用 性 与 暴 力 把 美 国 青 少 年 往 歧 途 上 引 , 不 仅 受 到 国 会 山 上 参 议 员 们 的 炮 轰 , 就 连 拿 电 影 业 政 治 献 金 的 两 党 候 选 人 也 做 出 声 讨 状 以 招 揽 人 心 。 这 部 “ 良 知 ” 电 影 的 即 时 出 现 , 无 疑 是 好 莱 坞 的 一 个 “ 表 态 ” 。 影 片 一 勺 烩 了 校 园 暴 力 、 家 庭 暴 力 、 酗 酒 、 无 家 可 归 者 等 诸 多 社 会 弊 端 , 然 后 用 一 个 十 四 岁 孩 子 的 光 荣 牺 牲 解 决 了 所 有 的 问 题 。 影 片 结 尾 , 海 利 妈 妈 和 老 师 凯 文 从 悲 恸 中 走 出 家 门 , 看 到 街 坊 四 邻 以 及 四 乡 八 里 都 秉 烛 前 来 致 哀 。 那 点 点 烛 光 越 聚 越 多 , 越 聚 越 大 , 几 乎 盖 过 了 赌 城 的 五 彩 霓 虹 。 夸 张 与 煽 情 无 以 遮 掩 。 从 演 员 阵 容 上 , 也 可 看 出 好 莱 坞 的 良 苦 用 心 。 影 片 荟 萃 了 这 两 年 来 奥 斯 卡 奖 的 精 华 人 物 。 包 括 上 届 影 后 海 伦 韩 特 , 新 科 影 帝 凯 文 斯 贝 西 和 最 佳 男 配 角 提 名 人 小 鬼 海 利 。

    除 了 道 德 教 益 , 这 部 电 影 本 身 可 圈 点 处 并 不 多 。 且 不 说 恩 恩 相 报 的 情 节 太 过 巧 合 , 男 女 主 人 公 的 爱 情 戏 火 候 不 够 , 演 员 的 表 演 也 未 能 脱 俗 。 海 伦 韩 特 虽 然 演 的 是 同 样 的 工 薪 妈 妈 , 但 离 她 在 《 爱 在 心 里 口 难 开 》 ( A s   G o o d   A s   I t   G e t s ) 中 的 得 奖 表 演 相 去 甚 远 。 只 是 在 人 物 的 外 形 和 神 态 上 下 功 夫 , 没 有 深 入 人 物 的 内 心 。 凯 文 斯 贝 西 好 象 还 没 有 走 出 《 美 国 丽 人 》 ( A m e r i c a   B e a u t y ) 里 莱 斯 特 的 玩 世 不 恭 , 即 使 是 在 痛 说 儿 时 受 虐 惨 剧 时 , 也 总 让 人 觉 得 他 言 不 由 衷 。 倒 是 他 与 海 伦 初 次 肌 肤 相 亲 时 , 无 言 的 形 体 动 作 , 让 人 体 会 到 伤 残 老 师 内 心 的 软 弱 、 渴 望 和 自 尊 。 唯 一 令 人 难 忘 的 是 小 鬼 海 利 的 表 演 。 他 把 一 个 平 凡 , 备 受 挫 折 的 孩 子 演 绎 得 细 致 入 微 , 真 正 功 力 不 浅 。 难 怪 老 牌 英 国 演 员 麦 柯 肯 尹 在 今 年 奥 斯 卡 受 奖 之 际 先 向 小 鬼 海 利 致 敬 。

    过 去 在 中 国 看 主 旋 律 电 影 , 看 满 场 的 观 众 唏 嘘 不 断 , 自 己 也 忍 不 住 鼻 子 发 酸 。 事 后 总 是 自 责 愚 昧 , 忘 了 自 己 文 学 青 年 的 批 判 精 神 。 那 天 坐 在 满 场 的 中 产 阶 级 白 人 中 间 看 这 部 电 影 , 听 到 前 排 中 年 妇 女 无 法 压 抑 的 哽 咽 , 我 自 己 又 忍 不 住 鼻 子 发 酸 , 两 眼 模 糊 。 可 突 然 间 , 听 到 旁 边 的 男 士 发 出 奇 怪 的 声 音 , 似 是 强 忍 住 偷 笑 , 偷 笑 声 和 前 排 越 来 越 响 的 哽 咽 声 如 此 不 默 契 , 倒 突 然 点 醒 我 , 令 我 不 禁 对 自 己 又 在 这 异 国 他 乡 随 主 旋 律 起 舞 哑 然 失 笑 。 等 灯 亮 散 场 , 忍 不 住 对 旁 边 那 位 有 识 之 士 尊 敬 地 望 去 , 却 只 见 这 老 兄 也 两 眼 通 红 。 原 来 是 我 自 己 会 错 了 意 , 高 估 了 美 国 群 众 的 觉 悟 。 看 来 , 无 论 何 种 意 识 形 态 , 人 民 群 众 永 远 玩 不 过 主 流 媒 体 。

Monday, September 25, 2006

复活的记忆

今天在高中班级像簿中看到S的近照。一开始竟然没有认出他来。最后一次见他还是11年前。他刚结婚,我们在他的新居看录像带。2002年时听说他死了,为此我还难过了好几天。有时会想起刚到上海时,他到我们宿舍来看我的样子,裤脚一高一低的,手里还提着一挂黄澄澄的香蕉,那大概是他从火车上带来的。我送他出去的时候,在路上给辅导员看见了,突然有做了亏心事的感觉,心里就有点怨恨他为什么要来看我。现在知道原来那是误传。

在五角场的寒风里
你的军大衣没有温暖
苍白的许诺

远游的心
为身后的问候羁绊
你去的地方,我也去

南方的海水
腐蚀了你的眼睛
我们只在照片上微笑

我的隐秘
衬出你褪色的新娘
我去的地方,没有你

Friday, September 22, 2006

苏薇娅和泰德


在遇到对方以前,他们是两个各自行走的空心人,因为他们心上空缺了对方形状的部分。两人相遇之后,他们才成为完全人。然而完全的幸福让他们害怕,你唱我合的岁月转瞬即逝,剩下的是孤独,嫉妒,猜疑和绝望,于是他们把自己撕裂分离。苏薇娅的方式是重陷心智黑暗的死谷,泰德则逃向另一个女人的怀抱。苏薇娅在黑暗里奋力燃尽自己诗歌的火花后安静地离去。在谋杀者的谴责声,泰德必须在以后30年的岁月里中生活在与苏薇娅永恒的对恃中。

Thursday, September 21, 2006

国内的藏学研究

昨天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二十一世纪网站上看到川大藏学研究所的一个叫陈波的关于西藏和藏学研究的一思考,觉得后生可畏。国内的踏实做学问的人还是有的,特别是这些不抄翻译书,独立思考的人更是难能可贵。他的研究和西方的话题虽然还是纠葛在一起,可他能坦白立场,没有意识形态的羁绊,也让人刮目相看。

现将全文转于此,他文中涉及的很多话题都值得探讨深思。
--------------------------------------------------------------------
关于西藏:文化、政治和知识

⊙ 陈 波



一 引 子

  受到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的邀请,我来到号称是世界上消费水准最高的城市之一的纽约,讲一次我一直在进行的一项研究:十一世纪汉藏接触和冲突的现代意义。对于一个刚刚出道,正步履维艰的学者,能在哥伦比亚大学这样世界一流大学里演讲自己的研究,这是一种无法言语的莫大荣誉。主持人Robert Barnett不小心地说出我是他们到目前为止邀请的唯一一位来自中国的汉族学者。前来听的二十多名学者,竟然有Gene Smith,Tom Grunfeld,Gray Tuttle等牛人,以及正在成长当中的Alex Gardner等学者,还有一些来自国内的藏族老师和学生;其他的就不认识了。

  就这样我开始胆颤心惊地用我自己总觉得很破烂但他们认为还听得下去的英语,在这座蕴藏著波亚斯人类学传统的大学,讲现在的人类学研究西藏作为文明的前后,以及十一世纪的故事。

  十一世纪是一个被遗忘的时代;这时候的安多宗喀地区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尽管在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历史上,这个时代的这个地区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这一个世纪里佛教在这个地区的丰盛发展,一度被人轻视,尽管它是后弘期佛教弘传的两个中心之一。人们对佛教发展的原因一直有不同的说法,教史学派、政治学派和社会学派各执一端,但是他们都忽视了佛教发展的多文明处境,比如唃厮啰的藏族政权、北宋朝以及西夏复杂的三角关系;也忽视了本土宇宙观对佛教的包纳和改造;甚至连文明最根本的历史性和等级观念都没有提及。我的结论是:藏传佛教是北宋朝廷和唃厮啰朝廷共谋建构的产物;因此,它既属于藏族,也属于汉人:它是这两个文明的第三者,是双方在等级性的互动历史过程中塑造的产物。

  当我沉浸在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当中的时候,听者提的问题著实让我去回应另外一些我没有意料到的问题。我在讲座当中提到,唃厮啰的大臣李遵在青唐政权建立以后不久拖虮彼纬⑶肭笤奁眨ㄍ酰┓夂牛槐彼纬⑺芫蛟谟谒木鲉g厮啰都没有请求任何封号。这个敏感的问题,马上引起一位听众提问,他在绕了一大圈以后问的问题,大意是说这时候关于西藏的知识的传统怎么和唐代的知识传统连接起来。因为在他看来,唐代唐蕃之间是平等的,唐代对赞普的翻译和北宋时对赞普的翻译有没有连接起来?经过一个多世纪双方的分离,显然可能出现断裂。这个问题我确是未曾当作重要的问题加以考虑;无论如何,当时的汉人朝廷显然对「赞普」是藏人的最高称号还是有知识的,尽管当时的翻译是「王」。另外一位还是二年级的学生,提到Tibet的位置,东结汉地,南接印度,藏人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理解两个文明。他从另一个角度质疑我在讲演中强调汉藏的联系而忽略藏文明和其他文明存在的关系。当然,藏文化是开放的;这就是为甚么在松赞干布的家里有汉地的公主和尼泊尔的公主,并且他修建的最早两座寺庙,一个门朝东,面向长安;一个门朝西,面向尼泊尔。

二 政 治

  作为两位美国学生,他们提的问题我觉得已经触及到了当代藏学研究当中的一个敏感问题。这就是:西藏的政治归属。总体说来,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西藏历史上一直以来就是独立的国家;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六十年代噶厦政府的大臣夏格巴;截然相反的、针锋相对的观点来自八十年代中国政府接见达赖喇嘛访问团的官员,他认为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系统的修正观点放弃了元以前的部分,只坚持元以后的不可分割,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立场。第三种观点内部稍微有不同,但总体上说可以归纳在一起:那就是元以后,汉藏之间是一种施主和受施的喇嘛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现代西方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内部的关系。

  实际上,按照王力雄的看法,西藏的主权归属是一个假问题。它是近代西方民族-国家思维模式和相应的主权观念在汉藏关系场域内的扩展;是汉藏双方在现代西方入侵的背景下,竞相改造各自历史以符合西方的框架,从而获得现代性的一个过程,因此都能在历史的框架中找到合法性资源。中国政府采取的是一个包容西藏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框架;流亡藏人采取的是「藏民族-大藏国」框架。这两个框架成为七十年代末以后流亡藏人和北京政府谈判的基点;对流亡藏人来说,甚至在1988年达赖喇嘛放弃独立诉求以后,包含所有藏人居住区在内的大藏人自治区仍然成为他们在谈判中恋恋不舍的目标。

  在一千四百多年汉藏交往的历史上,双方力量对比的意义,都没有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现代性所具有的那种惨烈和无可回还。可以说,真正使这种对比走上鱼死网破、你死我活的非此即彼的处境的,还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汉藏双方竞相移用的西方的现代性。就这个问题而言,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双方开放的宇宙观都经历了并经历著被西方现代性型塑,走上狭隘和僵化处境的命运。

  鲍威尔(John Powers)甚至从富科现代知识类型学的立场,将双方的改造过程呈现出来,看作是一种双方各自的自言自语:因为任何一方的观点都不会被对方接受,叫喊的结果是说给自己听。然而两个学者都只看到了问题的一方面,王力雄的「死结」悲观展望更是具有代表性。但是他们没有看到双方在利用西方人的东西的时候,还是保留著作为不同于西方民族的那些特性:是这些特性使得他们依旧是东方民族,而不可能变成西方人。这就为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另类的可能性。这种另类的可能性就是不同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基于民族国家模式的那种惨烈厮杀。记得席间,哥大东亚所所长吕晓波曾谈到他和西藏青年同盟(Tibet Youth Congress)间的谈话,这个同盟推崇用暴力解决西藏问题。吕所长和他们对话时,提醒他们说这种暴力路径完全破坏宣导和平的佛教。

  这个现代性的问题,尽管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呈现,在当代藏学研究当中却总是羞羞答答,欲去还休。对中国和流亡藏人的流亡政府来说,关于西藏的知识已经成了政治体制密切勾连的领域:知识不是出自于对真知和的追求,而是出自于立场。双方政治体制对关于西藏的知识的型塑已经成为决定性的知识和话语(discourse)生产方式。生产的手段是通过政府直接资助和控制学术研究、教育和宣传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和体制高度同一的学术群体诞生,并在和政府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封闭起来,成为自我运转的封闭体。

  因此,突破这个思维框架的可能性只留给了偶然性和特殊性,而不可能成为体制性思考的一部分;对于中国来说,比如,只有极少能接触到较多资料的学者、一极少部分官员能更多地思考「西藏问题」。我们暂且把这个知识生产的机制和人员称作追随型场域。这种东方生产方式的悲剧性在于:另类性的思考完全被这个知识生产场域所排斥。

  王力雄、达瓦诺布和绛央诺布等人就是明显的例子。

  王力雄是一个独立思考和写作的作家,他在《天葬》中提出的分析思路,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一时间为中国政府、达赖喇嘛和相当多学者所眷顾;他的理论的「先进性」为他们理解西藏问题提供了到目前为止最好的路径。然而,这部著作居然不能在大陆出版,而只能「流落」到香港和加拿大的明镜出版社。到目前为止,这部深厚的作品从1998年初次面世以来,前后已经五次印刷。作者因此而殊荣地得到达赖喇嘛的接见,因此有了传递资讯的另一本书:《我和达赖喇嘛的三次对话》。

  作为伯克利加州大学培养出来的政治科学专业的学者,达瓦诺布曾经在藏人流亡政府的杂志社供职。但是他的独立思考使得他选择在印度的一个大学谋得教职。他在《中国的西藏政策》一书中,提出理解双方历史的一个另类思路,就是将西藏放到汉人的宇宙观中,看汉人是如何认识藏人的。这是我自己所读到的海外藏人关于汉藏关系史的分析最精彩的著作。他在书中对达赖喇嘛没有重视像他这样的国外成长起来的学者颇有揶揄。这,也只有当他不属于流亡政府体制的情况下才可能。另一个更生动的例子,是绛央诺布。作为流亡藏人的一分子,他公开提出解构西方人对西藏的神秘化,包括香格里拉化,因为这种浪漫化想象不允许变化和改变。正如托尼•胡贝(Toni Huber)所分析的,流亡藏族人一度饥渴地利用西方对西藏的浪漫化想象改造自己,希图能借此将他们拉到政治争斗的领域,这可能暂时有效,但是最终这些浪漫化的想象会不停地来骚扰利用者。当绛央诺布在公开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批评达赖喇嘛以后,他就立刻遭到了海外流亡藏人的「驱逐」,成百上千的恐吓信从世界各地的流亡藏人当中飞向他所暂居的日本;他们甚至施加压力,要求聘用他的日本大学将他辞退。

  在这个知识和话语生产方式所构成的直接的场域之外,有一个隐性的场域;这个场域是直接场域的扩展,或者是它所辐射的区域。它们可能是报刊杂志、社科研究机构、学术会议、宣传媒体等等。多年前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在北京举行的关于西藏五十年的写作会议,一位很「了解内情」的与会写作者振振有词和惇惇地「教导」那些比他名气大许多的作者们,在写作的时候,不能写与那些政府不同的观点,否则安全厅某个处的工作人员察知以后会记录、上报等等。若干年以后,在北京的另一次跨学科、跨省区、院校的、和社科院运作体制无关的学术会议当中,一位来自社科院的写作人员周知社科院领导硬性规定的写作要求,包括一些不能讨论的问题,建议大家用这些标准来规范思考和写作;并且提出理想的研究就是进行资料处理。这样一些写作人员已经代表被上述场域体制「矮化」的写作人员典型。

  在追随型场域及其辐射场域之外,如果存在一个健康的批评机制的话,那就是那些真正的学者,研究型的学者,或者当前所说的「读书人」,他们所形成的场域。我们暂且把这个场域称作建设型场域。就藏学研究而言,西藏的主权归属作为一个问题,很多人不愿意涉及,很多人却特别热衷;这两种态度造成当代藏学研究中一种互动的力;甚至可以说它已经成为那些立场坚定者的饭碗:他们不愿意这个问题消解;否则,他们就失业了。为了生存,这必须是一个问题;而且还必需推进这个问题的建构。遗憾的是,这些和体制高度同一的写作人员注定不是光明而广阔的未来的设计者,如果有一个光明而广阔的未来的话。真正学术型的学者致力于对西藏问题的深透的理解,这无疑是需要脱离当下利益的束缚与制约,做一种纯粹的学问。陈寅恪所谓「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智于俗谛之窒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他们可以自由地探索,没有体制带来的束缚,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光明时常是在他们心中的指路明灯;他们的学术研究往往给追随型场域的固拙观点甚至立场带来针砭,使他们感到困窘;然而他们没有前者那样因为和体制认同带来的权势与财政优势,也不能及时掌握由前者借助政权而掌控的资讯,时常感到经济和资讯的贫乏。

  建设型场域之外,同样存在一个他们力所能及的辐射区域,和追随型场域的辐射区域在结构上对等。它们是这些学者的言论物件、大学课堂、严肃的学术刊物、一些讨论会、学术研讨会等。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是它们真正推进我们对西藏问题的睿智的理解;建设型场域及其辐射区域的存在,它们和追随型场域及其辐射区域的共存,是这个世界的意义生产的方式。

  双方就此的互动形成当代藏学研究的动力。

  两个场域及其辐射区域的形成和共存的历史,最远可能需要追叙到甚至唐代。它们共存的局面,在近一千四百年的历史里面,力量对比出现转折的可能是宋代。这时期,建设型场域第一次获得主导性的力量,使得关于吐蕃或西番的知识空前膨胀;然而即便在其他朝代,两者的阵营化对比都没有出现过现代性的那种僵化趋向。可以说现代以前的知识和话语,尽管有场域的不同,但都处在传统宇宙观的关照之下,带著温柔的面目和属性。

三 曼哈顿的藏文化知识

  在汉藏双方的这些场域之外,在关于西藏的知识的竞赛当中,西方扮演了超然于双方以外的角色,或者作为参与者,或者作为旁观者。

  在演讲后的当晚,我参观了哥大的东亚图书馆。第二天,我得以参观在曼哈顿岛上研究藏学的两个重要机构:一个是藏传佛教资料中心(Tibetan Buddhist Resource Center),一个是拉孜(Latse)图书馆。这三个机构给我强烈的震撼:关于藏文化的知识,只有在这里最齐备。

  也正是在这里,我体验到美国的藏文化研究氛围。就职于这里的活佛、藏学研究人员,将自己沉浸在当下正在探讨的研究中。对现实他们没有很深的、很完备的研究,对正在研究的学术课题,他们绝对是专家。所以他们谈现实谈得很简单、直白,谈他们的研究却深刻和深奥多了,也有头绪得多。有时我甚至不知道怎么开始和他们聊,尽管他们都很和善、友好。喝著甜茶,聊著天,面对著整屋子的藏文藏书,我一时间感觉好像不是在曼哈顿,而是在西藏的某个寺院里。

  藏传佛教资料中心的创办人是金·斯密斯(Gene Smith)。今年已经70岁的Smith,据中心的土登尼玛仁布且的说法,完全是将自己献身给藏文化的一个人。1960年代,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赞助下,华盛顿大学从流亡的藏人当中挑选了9名以萨迦派为主的藏族僧侣,邀请他们来到西雅图,创办了北美的首家藏学教学和研究机构。萨迦派僧侣在历史上就以博学著称,据说13世纪的时候,蒙古大军前往卫藏,最后选中萨迦派僧侣作为代理人,就是因为这个教派博学。

  斯密斯从1960到1964年随迪匈活佛(Deshung Rinpoche)等僧侣学习藏文化和佛教。他和萨迦家族一起生活了5年。后来一曾在喜马拉雅地带广泛游历,学习佛学和藏文化。1960年代印度政府因为需要归还美国政府贷款,美国政府没有要求资金偿还,而是要求用图书的方式,让印度政府将其出版物作为抵偿给美国的图书馆。利用这个机会,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始搜集在印度出版的藏文印刷品,斯密斯迅即加入该馆在新德里的田野办公室,并在随后的二十五年当中,搜罗南亚地区包括不丹、锡金、尼泊尔和印度的一切藏文出版物。在中心工作的巴多先生此前曾在中国国内编撰过藏文典籍,据他说,斯密斯的任务是将每一本书搜集18个复本,分别给美国的18个图书馆;此外,他另购一个复本自己使用。据说当时他家里的藏学藏书极为丰富。1997年他从国会图书馆提前退休,两年后创办这个资料中心,当时的所在地就是波士顿他的家中。他将自己的丰富藏书作为中心的基本文献。

  目前这个机构重点进行的是扫描的工作,将这些藏文经典全部扫描存储。目前已经扫描的各种资料接近600G。他们扫描的藏文经典目前已经有六千卷(函),平均分入三个硬碟;其拷贝每个硬碟售价高达8000美金。他们作为非营利组织,并不做广告,只是出售给需要这些资料的大学图书馆。有些资料他们适当地赠送,我因此殊荣地获得巴多先生赠与的一套德格版大藏经。此外,他们还扫描公开的藏文出版物,这部分只是作为资料保存,并不共用。

  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藏传佛教资料中心大量的藏文经典存储在附近的Rubby Museum的仓库里。

  拉孜图书馆只有三年的历史。据白马崩先生介绍,刚创建的时候,图书馆搜集了大量的藏文经书,所以他们设立了一个专门的经文阅览室;后来考虑到其他图书馆有大量的经书收藏,图书馆重新定位为当代西藏研究图书馆,一心搜罗主要用三种语言出版的关于现代西藏的图书:到目前为止,藏文部分是这里收藏的大宗;其次是中文出版物,尤其是最近二十年来中国各出版社的图书。再其次是英文;也搜集其他语种的资料。他们的目标是要将这个图书馆建成世界上最全的有关当代西藏的藏文资料图书馆。

  拉孜图书馆收藏了近三十年来达赖喇嘛所有公开演讲的录音;对藏族知识份子进行的采访录影;尤其吸引我的是,这里有流亡政府以及下属机构的各种出版物,许多是我只能在英文的著作中才能读到的作者所引用的书籍;白马崩先生甚至给我展示了更敦群培在南亚游历期间的绘画作品二十八件;它们没有一件和西藏文化有关;透过这些或者彩色,或者黑白的绘画作品,包括仕女像、南亚的雕塑、建筑、风情等作品,我仿佛看到二十世纪上半叶这位藏人僧侣知识份子审视南亚异文化的眼睛。

  我未曾见过的其他收藏包括国内各地、县所印行的多种印刷品,比如政协的文史资料;多种教材;中国政府的多种出版物。单是他们收藏的关于各地谚语的书籍就达50种之多,正式出版的、非正式印刷的。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分馆东亚图书馆里,在中文期刊的旁边,有一个藏文期刊和杂志区,这个区的英文名字是Tibetan,藏文名字列在英文名前;下面一排才是中文名字。有趣的是,它的中文名字并不是用「西藏」,而是「图伯特」,并且是用繁体。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了不丹出版的藏文报纸,可惜只有一份,名叫《明镜》(Kun-gsal);从这份印刷并不精美的报纸上,我看到在这个保留著非常传统特色的国家,仍然有著非常现代性的诉求;他们也有五年计划;也开发虫草市场;有一期杂志上甚至刊登了介绍母乳喂养的藏英对照文章,甚至还配有一副非常性感的母婴插图。

  很惭愧的是,许多国内的地方藏文报纸,我也是在这里才得以见到的。他们收藏的藏文报纸,有的尽管已经过时很久,但对于这个大学的收藏和研究观念来说,这些资料必须是包罗和穷尽整个世界的。它们包括《黄南报》(rMa-lhovi-tshags-par)、《阿坝报》(rNga-bavi-gsar-vgyur, 中文名字有两个,也叫《阿坝日报》)、《甘南报》(Kan-lhovi-gsar-vgyur)、《迪庆报》(bDe-chen- tshags-par)、《甘孜藏文报》(Khams-pavi-bod-yig- tshags-par)、《昌都报》(Chab-mdovi-tshags-par)、《青海藏文法制报》(Khrims-lugs-tsags-par)、《青海科技报》(Mtsho-sngon-tshan-rtsal- tshags-par)、《西藏日报》(Bod-ljongs-nyin-revi- tshags-par)、《西藏青年报》(Bod-ljongs-gzhon-nuvi- tshags-par)、《拉萨晚报》(Lha-savi-dgongs-drovi- tshags-par)、《西藏科技报》(Bod-ljongs-tshan-rtsal- tshags-par)、《山南报》(Lho-khavi- tshags-par)、《日喀则报》(gZhis-rtsevi- tshags-par)等。另一类是流亡藏人的报纸,比如《念青唐拉》(Nyenchen Thanglha),以藏文报导为主,附有英文的广告等;《藏人自由》(藏文《Bod-mivi-rang-dbang》;英文:Tibetan Freedom)、《甘丹颇章》(藏文,dGav-ldan-Pho-brang,Gaden-Phodrang)、《布达拉报》(藏文:Po-Tav-la-tshags-par,英文Potala)、《社会镜报》(藏文:sPyi-tshogs-me-long,英文:Chitsok Melong)、《Nor-ldeng》、《Bod-kyi-Bang-chen,汉译《西藏》)、《西藏快报》(英文,The Tibet Express)、《故乡》(藏文,Pha-Yul)、《西藏时报》(藏文:Bod-kyi-dus-bab,英文:Tibet Times)、《藏人事务》(藏文:Bod-mivi-rtsa-don;英文:Tibetan Affairs,藏英双语版)。

  作完这个简单的关于藏文报纸知识的民族志素描,我蓦地想起二十多年前国内的一个藏学机构成立之初,一个勇猛的研究者出于中华民族的自尊,宣布:藏学的故乡在中国。当这些话音从他的喉咙中冒出来的时候,我眼睛里看到的却是各种典籍、其他各种印刷品如雪花一般飞向曼哈顿,飞向不列颠、法兰西等欧洲的藏学研究机构,而穷困的国内研究机构关于西藏的藏书之贫乏,有的甚至多年未曾更新。拉萨一个著名的大学图书馆,在将经费用于订购以汉文为主的期刊以外,已经无力购买任何图书,而校长发话说:「买那么多书你看得完吗?」不给经费。这个图书馆很多年都靠外界捐赠图书来增加藏书量,根本谈不上专门的收藏:它的一个藏文图书阅览室,里面最新的书籍已经是十多年前出版的。关于藏学研究资料的权威机构,和这些资料养育出来的一流学者,只能出自外国:关于西藏的解释话语权,也就被国外的学者所主导;而国内的学者大多只能追随他们提出的一些话语被动进行「对话」,根本谈不上主导世界藏学的研究。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大藏区」或「大藏国」的想象,只能在西方借助这些知识工具完成。它们最符合本尼迪克特·安德生所说的「想象的共同体」。按照他的说法,现代「民族-国家」是由报纸、文学作品这些现代的「印刷资本主义」催生的。它们,为同质化的、空洞的「民族-国家」的时间和空间范畴填充了养料。然而这只是西方对关于西藏的知识的追求的副产品,西方人所根本关心的并不在此。

四 文 化

  或者由于政治立场的原因,或者因为经济的原因,这些报纸、典籍不可能都出现在中国或者西藏流亡政府任何一方的图书馆。我仍然清楚地记得,1996年,我收到美国两位学者朋友给我邮寄来的一本英文书《天鹅是怎样到湖上的》,这本书讲的是佛教怎样传到美国,其中包括藏传佛教。在过海关的时候,被扣留审查;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得到通知:审查最后的结果是没收。当我追问原因的时候,被告知书中某处使用了「1959年后,中国跨过金沙江入侵西藏,屠杀了100多万藏人」等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提法。美国学者有的甚至连西藏在哪儿都不知道,自然有他们的局限和偏执;但是我提的问题是:这样的作品,包含大量资讯而不是这一两处不符合中国政府立场的提法的作品,怎样才能和一个胸怀天下、需要了解「天下」大事的中国读者面前?难道我们整个民族都不追求知识而比一两个美国学者更偏执,以至于需要通过没收来实现吗?难道整个民族都会被这一两处偏执的提法所误导,而不去摄取书中大量的知识吗?谁来负责认知和知讯整个国家和民族呢?是一个和政府体制高度认同的、对关于西藏的知识了解并不全面的小群体吗?马克思所说的那句话「一旦真理的阳光照射在这块土地上」还正确吗?我在这些问题面前显得空前的无知。但是这些问题使我想起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的「群众路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我觉得在藏学研究领域,这句话的真理性仍然有效。

  在经济先于教育、「文化」等这些新时代政策面前,教育和「文化」被当作没有经济效益的领域,被放到次要的位置。中国的许多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各级公共图书馆等,或者成了领导和正式职工家属养老的地方,或者成了安置无法谋生者的场所:图书馆是一个剩余领域。在这些人面前,常见的情况是:读者是老二,他们是老大。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专业技能之差,缺乏敬业精神,自不待言。多年前我曾经在北京一家大学图书馆准备闭架借阅一本我特别需要的关于印度哲学的英文书,管理人员去找寻以后告诉我没有找到,她很负责地推荐我借其他几本中的一本:因为它们都在架上。听到她的答复,我非常茫然,一时间不知道甚么叫做「研究」。

  新政策的另一个产物,是不少图书馆根据阅读量来采购图书和决定图书的去留。比如说,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比如说某个地方的报纸,比如《甘南报》,但是因为一两年都没有读者碰过,图书馆就考虑不再订阅:这样做没有经济效益,明显是浪费钱吗。把存储知识的图书馆当作经济领域的一部分来衡量,这和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关于典籍的珍惜传统形成截然相反的对比。我们何时走到了这个地步呢?且不说相当多的图书馆管理员对包含著宝贵资讯的书籍视若粪土:在一个拥有世界上人口数最多、高达十三、四亿的民族当中,专业图书的销量只能在数百册到一两千册;这对一个号称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从表面上看,立场和经济这两者似乎也是这些报纸、书籍和知识能出现在纽约这个至为繁忙的都市的原因。但是,如果没有一种原生的对知识的诉求,洛克菲勒基金会当初也不会拆巨资赞助华大的西藏研究专案。对知识的追求,是近代西方科学产生以后才膨胀起来的,并最终获得一种支配社会的霸权。知识,按照培根的说法,就是力量。是做甚么的力量?根据我的观察,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根本的文化上的原因,那就是美国的基督徒(Christian)希望认识信仰藏传佛教者的一切奥秘。西方基督徒在这个奥秘面前已经等待了三百多年的时间,他们对藏传佛教已经急不可奈了。

  十七世纪,当耶稣会传教士来到西藏阿里的古格王朝,他们迫切地学习藏语文,佛教经典,翻译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等作品,他们想知道宗喀巴到底是不是因为受到了一个耶稣教信徒的不完整启迪才对佛教进行了不彻底的改革。他们想知道六字真言的确切含义,为的是能在和僧侣的辩论中占据上风,从而彻底地批判偶像崇拜,皈依那些「迷途的羔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们真正地做到了这一点。

  二十世纪以后,关于香格里拉的想象成为西方人的一个无法割弃的fantasy。1933年,当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出版以后,它所提供的天堂似的「香格里拉」迅即引起厌倦了战争和对天堂感到失望的西方读者的狂想。在这里,没有赋税、人的寿命延长到数百岁。想想美国人通常所说的,「在美国有两样东西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纳税和死亡」,香格里拉是何等的诱人啊?经过弗兰克的电影改编,「香格里拉」被赋予宗教的意涵:香格里拉最后要实现的是「基督教的伦理」。西藏到底是不是香格里拉?它能不能替代已经被相当多的西方人放弃了的「天堂」概念?还是像电影里主持香格里拉、来自欧洲的大喇嘛所讲的,最后是基督教伦理取代佛的香格里拉?1959年以后,当数万流亡藏人来到印度的时候,美国一个教会组织迅即在他们当中开办了一所教会学校,让藏人儿童学习英语、圣经和藏语文。刚独立不久的印度民族政府对美国教会非常警觉,在三年后关闭了这所学校;关校之前,该组织从学生中挑选了10名儿童送到美国继续接受教育。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至今仍然记得最初美国人让一定得学习圣经的故事,并且颇有揶揄。你可以想象从背诵文殊菩萨经到读圣经之间的巨大差异。

  相对于宗教的这个终极目标,支援流亡政府和中国政府进行关于西藏主权归属的论战,只能看作是西方文化中附带的、工具性的目标,尽管这种论战追比西欧的近代关于国家的政治理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正确的是,这些知识储备也为西方文化反思他们对于西藏的认识正确与否和反思流亡藏人和中国政府提供的解释正确与否提供坚实的基础。这也才有《想象西藏》(Imagining Tibet)这样精彩的论文集、《作为宣传的历史》(History As Propaganda)、《建构新中国的藏人佛教徒》(Tibetan Buddhists in the Making of New China)问世。无论怎样,关于西藏的知识已经不能不纳入一个追求完备的过程:在这里一切都必须服从于理性,不允许任何神秘化、隐秘化。神秘和隐秘只属于天堂里的上帝,不属于上帝在地上的人的国。所以,西方人用科学的理性对待非西方的知识:思考然后行动(think and act),而把信仰归于他们的上帝:观望然后祈祷(watch and pray)。

  我丝毫不怀疑Gene Smith等人热爱藏传佛教的真挚情感。和他一样对藏传佛教、藏文化倍加钟爱的西方学者还有很多。正如人类学家戈尔斯坦所说的,他本人所做的研究并不是反对西藏独立,也不是支持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不是。他要做的是:无论西方人怎样想象西藏的将来,他们都应该知道西藏过去的实际状况是甚么样子:他追求真理。

五 知 识

  东方文化里是不是存在一个「知识」的概念?

  说到 「知识」和「科学」,我很清楚两者都是西方的,尤其是欧洲的产物。但是仅仅看到这一点是不够的。远远不够。这是因为,两者后面的文化意味著它们是不可移植的,如果不整体地移植该文化的话。这一点已经为相当多所谓的应用人类学的经验所证明。

  如果我们只考虑欧洲文化内部的「知识」和「科学」,那么,有一点是相当清楚的,那就是它们产生于基督教(Christianity)文化的肌体当中,追求「真理」、「知识」和「科学」是得到居于文化核心的信仰体系所准许和容纳的;尽管从哥白尼、布鲁诺以来的「科学」与教会机构之间的冲突不断,这并不表明二者就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包容、共存和互生的关系。看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欧洲和西方,以及中国五四运动以来的偏激的、你死我活的反传统运动。实际上,中国「五四运动」及其所代表的偏激思维好比一个病人在病痛的当儿顺手抓了一剂药,根本不管是不是妥当。这剂随手抓来的猛药,它的全部药效只有在半个世纪以后才显示出来其「威力」来。在对待信仰与知识的问题上,我们确实丧失了一个把握欧洲文化的总体视角。

  近代以来欧洲文化内部的知识生产已经和「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和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进程密切纠缠在一起。欧洲风格的「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甚至也应该放置到这个背景下去理解。而它们合作的结果,就是摧毁了传统意义上的社区,个体已经不再被看作社会关系的交合点。富科所讨论的性史,以及富科本人的性经验史,只有被看作西方近代以来一个不断消解神秘和隐秘的历程才是合理的。根据路易·杜蒙的看法,「个体主义」在近代被赋予了权力,发生转型。它伴随著「女权主义」、家庭的重新定义,正如人类学家David Warren Sabean在一个德国小镇 Neckarhausen 从 1700到1870年的历史中所发现的那样;「进化论」是这些知识的直接结果:从人体的直立行走到社会进化。更进一步,知识推进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如富科所说,只有在尸体面前才止步;而在这个时候,知识直面的就是上帝了。

  在他们看来,上帝是无须论证的:知识的终点就是信仰。上帝正在知识的终结处招手。对于处于东西方中点的伊斯兰来说,穆斯林所确认的也是这一点:万物非主、唯有真主;智慧,也就是认识到真主的存在,产生于知识的终结点。

  从这一点看来,知识和信仰,只能是后者包容前者,高于前者;反之不成立。无论怎样,欧洲文化内部,以及作为该文化延伸的美国文化内部,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被界定的。离开了这个界定,我们无法很好地理解「知识」和「科学」;离开了这个界定,「知识」和「科学」就被神秘化或者妖魔化了。这种情况在非西方的许多留学西方的知识份子当中普遍存在,「知识」和「科学」乃至「民主」被神秘化或者妖魔化为指导他们变革自身社会的「灵丹妙药」,同时也是论证他们的合法性和特殊地位的有力工具。

  流亡藏人卷入西方关于西藏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双方寻找理查·怀特所说的「中间地带(Middle Ground)」的过程。许多僧侣为了将佛法传入西方,不得不放弃传统的教学和师徒关系;有的甚至被改造成为生命科学、认知科学、精神分析学、瑜伽修行、绿色、生态佛教等;将1959年前的西藏改造为「香格里拉」等。西方施主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这也算是对僧侣们弘法的一个回报:结果就是一个佛法的世界在更大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扩展。这是许多僧侣在1959年以前未曾预料到的,也是被大多数人忽略的。

  「流亡」不是一个很好的词,它很容易将流亡藏人的状况和其他地方发生的流亡族群等同起来,只看到西方文化借此机会对藏人的同化;这个词的问题就在于忽略藏文化、藏传佛教借此机会成功地扩展到全球区域这一面: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业绩。他们的力量不是削弱,而是扩充和加强了。

  新中国政府对关于西藏的知识的掌握和控制从四十年代末就开始了。五十年代以后,关于西藏的知识更是在政治领域内被大量运用:这些知识或者来自于前朝民国的学者,或者来自历届北京政府及其下属的档案:档案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档,它不同于图书馆藏书,因此对档案馆的管理是最为严密的。

  与欧洲关于西藏的知识同样偏颇的是,在中国,关于西藏的知识受到权力的强有力的塑造。但是,在文化背景上,我们是根据甚么来参与这个知识的塑造过程的呢?是不是我们也有和欧洲人相类似的知识和信仰的关系呢?

  这个问题提醒我们关注近代以来汉人的转型过程及其结果:这就是政党领袖取代世袭的帝王;被赋予武力意涵的权力取代文化的朝贡;可伸缩的帝国边陲被限定为密不透风的国界;来自于欧洲内部的无神论结合传统当中微小的一部分的不注重神的思想,获得颠覆性的改造社会的力量;国族主义的、并且是相容民族主义的进程。按照安德生的分析思路,传统宗教被淡化以后,新生的替代力量就是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

  可以说,如果有神秘性和隐秘性一说的话,那一定是和这个转型连接在一起的:民族-国家的塑造。知识必须服从于这个新的「神灵」。这个新的神灵不需要对知识的全面把握,它只需要有利于建构新神的知识;在知识终结的地方,就是国家和相对应的国族:这里不需要思考,只需要一种潜移默化所带来的同质性认同,或者信仰。

六 明 天?

  我差不多是沿著一个文化遭遇的分析路径旅游了一周,该回到11世纪了。我被邀请来恬添西方文明关于西藏知识的一席;可是我更多地领略到这个文明带给我的震撼。

  对非西方而言,现代欧洲模式的「民族-国家」是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显然不是。二战以来的社会问题已经揭示了这一点。至于现代性,它只是一个短暂得来让人来不及呼吸的时代。和一些睿智的现代学者所悲观展望的西藏问题「无解」的未来不同,我提出的「有希望的」未来就是回到我们文明的智慧,回到藏汉民族间数千年的往来关系和他们处理这些关系已经取得的、但是一度被现代性所抛弃的成就。

  为甚么要回到历史和文明?近代以来的西方人喜欢从没有历史的角度看待非西方的「原始人」;用东方学去看待有历史的「东方人」。可是忽略了当地人他们自己是怎么看的:等级、文明,这个世界和这个历史。

  同样是宋代,这个被许多史学家当作「积贫积弱」的王朝,却恰恰编写出辉煌一时的关于历代王朝的知识的百科全书,譬如《册府元龟》、《文苑英华》、《艺文类聚》、《通志》、《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和《资治通鉴纲目》等,写出探寻异域的《博物志》、《青唐录》以及载录有各地异文化面貌的诸朝会要等著作。关于藏人的知识正是蕴藏在这些著作中。一方面我们用天下的心态看待、包容藏人文明作为「他者」的存在,另一方面又觉得他们不够汉人那么「文明」:这种对反的心态造成关于藏人的知识在十一世纪空前膨胀。可以说,十一世纪的北宋是清代以前汉文明关于藏人的知识最完备的一个时代。

  满人主导的清王朝被颠覆后,汉人主导的中华民国走上一条民族主义的道路。在这场基于「民族化」过程带来的民族和国家的狭隘化面前,关于藏人的知识已经被粗暴地蹂躏。十一世纪的汉藏历史告诉我们,「和谐」可能是汉人重新走向「天下」的知识的时代:包举宇内之志、囊括四海之心,正如汉代范滂受命以清诏使案察冀州,「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在这里,对「天子」所代表的「天」的指认和对「天下」的关怀,将重新包容和管理「知识」,并将被「知识」所塑造。新知识份子不再用经济效益来决定「知识」和「话语」的生产,而是关注这种「知识」和「话语」跟天下的关系:他们的立场将是天下的知识和话语,以及知识和话语的天下。         

陈 波 1989-1993年就学四川大学历史系本科;1996-1999年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系民族学硕士;2000-2004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专业博士。2004年至今就职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藏学研究所。2005-06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杜克大学访问学者。


--------------------------------------------------------------------------------
《二十一世纪》(http://www.cuhk.edu.hk/ics/21c) 《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五十三期 2006年8月31日

Wednesday, September 20, 2006

Saraband

昨天晚上看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Saraband。伯格曼的电影总是让人觉得难以言说地沉重。还在爱荷华的时候看过他的“芬妮和亚力山大”,“秋天奏鸣曲”,“哭喊与细语”,“野草莓”,“第七封印”。现在已经记不得电影具体的情节了,只记得他的电影都是关于人生的重大问题:死亡,自我的本质,爱。Saraband是他2003年的作品,据说是另一部73年作品“婚姻场景”的续片。看这部电影的初衷是想看晚年的伯格曼如何反思婚姻,生命。一边看我一边回想起自己父母的晚年。

一直以为进入中国人所谓的“知天命”和“耳顺”之年会是一种祝福和荣耀,人们不再有事业与家庭的压力,也早已自己和解或与人和解。年老的玛瑞安娜来看望分手数十载的前夫约翰,不期看到约翰和儿子和孙女的爱恨交织的关系。玛瑞安娜的重返也许是想为年轻时经历的爱与背叛做个了断,从约翰一家身上,看到的却是无法了断的彼此伤害和背叛。约翰患癌症去世的儿媳安娜只在照片中出现,她却是爱与温暖的象征。她少言寡语却洞察人心,没有她的一家人在黑暗中越陷越深。人没有爱怎么能生存?约翰孙女卡林远走他乡,他的儿子亨理克自杀,约翰自己在四更天惊醒,被巨大的焦虑击溃来寻求玛瑞安娜的安慰。离开约翰家,玛瑞安娜最终从和自己痴呆女儿的对视中感悟到爱的真实,就像主基督在最后的晚餐时和他怀中所爱的门徒对视时一样。

伯格曼把这个作品分为10个部分,每个部分好像是一个人物的独白。Sarabande源自巴赫的音乐,好像是对话式的。伯格曼在晚年的时候仍然看到没有神的爱,人不过是孤儿!

Tuesday, September 19, 2006

《晚春》

在小津安二郎成为当今中国小资的新偶像以前,我也只是仅闻其名而已。昨晚看了《晚春》,摄于1949年,那种感觉就像是看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电影,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小津刻画的人物,含蓄内敛,他们的生活看似简单平淡,却充满了静谧的诗意。整个电影像是一幅淡淡的山水画,或是一壶淡茶,很久没有品位到这么地道,真实的东方意韵了。陌生的是电影中表现的那个时代的日本与我的想象相去甚远。一直以为战后的日本是疮痍满目,可看见的确是电器铁路,西式楼房,安静无人的街道和美丽古老的庙宇。然而小津的日本确是活在传统与现代之中,年轻一代的西化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和传统的价值观念虽有轻微的磨擦,却也最终无声地融合,就像日本社会的成长本身。突然明白侯孝贤和小津的相同之处,他们都是社会的观察员,他们耐心,细致,没有自大和野心,也没有主义与章程的干扰,在他们专心虔诚的记录中,我们才可能看到他们眼中时代的真正颜色。

Monday, September 18, 2006

世代更迭的奥秘

周末浏览杂志,在《纽约人》上看到关于卸任后的克林顿的长篇通讯。中期选举在即,各色政治人物都在摩拳擦掌。关于希拉里参选的猜测也甚嚣尘上,美国人对克林顿夫妇的感觉仍然是爱恨交织。昨天听Wait,Wait,Don't Tell Me,时事抢答中竟然有这篇通讯中报道的克林顿讲的唯一一个黄色笑话。人们其实并不在意克林顿在卸任后的自我救赎,他的濒死经历,他在艾滋病上的工作,中产阶级仍然把他当做过去三十年雅皮价值的代表,在现在这个反省归正的年代,他们虽然欣赏他的才智能力,但开始以他的道德行为为愧。

《名利场》这期刊登了一篇把当今美国与没落的罗马比较的文章。引用对照吉本的《罗马帝国的没落与灭亡》,作者认为当今美国所代表的西方文明以走到了崩坏的边缘,就如历史上的罗马帝国一样。他们面临着同样的挑战与危机:军事力量的式微,道德伦理的败坏,蛮族的侵入,宗教的转型(当年的基督化和现代的穆斯林化)。作者似乎相信风水轮流转之说,数算每个帝国强盛的年日,长的不过7,8百年,短的也就数十载。

但以理为神所启示,早就预言了这世代更迭的奥秘:潮起潮落,一切都要过去,“因 为 到 了 定 期 , 事 就 了 结 。” “你 且 去 等 候 结 局 , 因 为 你 必 安 歇 。 到 了 末 期 , 你 必 起 来 , 享 受 你 的 福 分 。” 这个主日冯牧师的信息也是这个主题。

Thursday, September 14, 2006

经世致用的"福音"

今天在中学同学校友网上看到LX贴出来的《基督的人生观》(作者:詹姆士·里德 翻译:蒋庆)。粗略看了一下,好像是有基督教风格的self-help类型书籍,可是很多观点非常可疑,尤其是放在括号中的注解文字。在网上古狗一番,发现译者蒋庆是西政82年毕业的,当今国内的新儒家。再查,发现《基督的人生观》在国内年轻知识分子中好像很有影响力,常被引用。 不光是译者的背景,书名令人心生疑窦,书中主旨似乎在教人如何在今世活出完满的人生。自人被逐出伊甸,哪里还有完满的人生?没有神的救恩,再完满的今世也要尘归尘,土归土。

基督教被拿来经世致用并不是最新的发明。最新一期的时代杂志有题名“上帝要你富裕吗?”的文章,报道当今美国所谓“超级教会”(Mega Church)所教导的“繁荣福音”。我们所在的时代真正是神所预言的末世教会的情形,撒旦一会的就在我们中间,教会中巴兰的教训盛行。就像当日在希腊-罗马多神文化中的犹太教会一样。属世的娱乐方式,机构建制,宣传公关在超级教会中都一有尽有。街对面的“第一家庭教会”在巨大的会所边上最近又新修了幼儿园,体育馆,电脑中心,隔三插五就过节,搞活动。“繁荣福音”只讲神的爱,神的祝福,不提罪,耶稣的牺牲与救赎的代价,神的公义与审判,殊不知我们的主从来就是生活在贫穷,低贱的人中间,甚至没有“枕头的地方”。我不相信主在地上所行的一切只是为了让我们在“巴比伦大城”中生活得滋意快乐。

Monday, September 11, 2006

911回首

今天是911五周年,全美各地都在纪念这个日子。那一天发生的事情已经成为历史的定格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今天回想起来每一个细节都还那么生动,让人难以忘怀。

那是星期二,8点43分开车出来,眼里看到的是夏末早晨灿烂的阳光,闻到的是空气中带着一丝隔夜的湿润。车里公共广播电台的早间新闻在说飞机事故什么的,播音员的声音听起来好像很不连贯。在127街第一个红绿灯前停下来时,听清播音员说1小时和40分钟前两架商用飞机撞进了世贸中心大楼。好像是劫机事件。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接下来听到五角大楼也被飞机撞了,我紧张起来,找出手机给K打电话,他说,“你怎么现在才出来,有没有在家里看电视,好像是恐怖袭击,快去单位。” 我问他,“谁袭击谁?” 他说不知道。到单位停了车,一路小跑进了办公楼,刚过9点。走道上围了一群人静静地看墙上的电视,我看到画面上曼哈顿岛的楼群中世贸大楼在冒烟,好像两根半截点着的香烟。然后其中一根香烟就突然折断,倒塌了,一片烟雾缓缓升起来。大家惊叫起来,看着CNN的电视画面目瞪口呆,电视里解说的声音好像一点都听不明白,大家只是盯着电视呆呆地站着。我跑到二楼自己的办公桌前,打开电脑想从网上发现到底是怎么回事,Paul Martveli走过来,眼睛红红的,说:“这是战争!”其他的同事也围过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汇总自己知道的消息,每个人脸上都是沉重和悲伤。这时有人过来说,“世贸北楼也要垮了!” 大家赶快往走道去,电视上世贸北楼也消失不见了,曼哈顿岛笼罩在烟雾之中。不知不觉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心里满是悲伤。

接下来一整天大家都无心上班,只是上网和交换看法。下午2点Mike Thiel来告诉大家可以回家了,让我们回家后好好拥抱自己的亲人。在往停车场走的时候Alan来告诉我快去加油,他说市区的各个加油站都排上了长队,大家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我们明天会宣战还是会受到更多的袭击?

开出Campus,119街最近的加油站已经排出上百个车,往前开过街口,下一个加油站还是一样,看看自己只有小半缸油,我开过去排在最后。这一排就排了4个钟头,快6点才加到油回家。回家的路上心里真的很忧伤,觉得美国人纯真和平的时代结束了。(It's the end of the Age of Innocence.)

Thursday, September 07, 2006

恬恬十九个月体检

恬恬今天做了十九个月的例检。她身高32又3/4英寸,体重24磅10盎司,头围48厘米。

早上恬恬一走进医生办公楼就紧张地抱住我的腿,进电梯的时候更要我抱她,两个小手紧紧地搂着我的脖子。办完手续见到护士,她开始小声哼哼,眼泪快下来了。等脱了衣服,要放她到检查床上,她就大哭起来,死死地抓住我的衣服不肯躺下来。只好抱着她量头围,量完我说,“看,一点都不疼,对不对?”,她点点头,露出一丝笑意。量身高的时候,只能放她到床上,她还是不肯,只好把她硬放下来,她大哭起来,两个小手攥得紧紧的,在空中无助地摇动。我只好握住她的小手,小声地安慰她。护士把量尺才收起来,她就一轱碌爬起来抱住我的脖子。称体重时我把她放到秤上,她有点紧张但没有哭。好奇地看护士摆弄秤。在检查室等医生的时候,就我们两个人,她放松下来,指着墙上的贴画告诉我“兔兔”(其实是小熊),“马马”,“老虎”。鲁宾医生一进来,恬恬就开始小声哭起来,她最怕这个干瘦的小老头。检查的时候她哭得越来越大声,医生跟我一说话,她就降低哭声,好像要听我们说什么。很快检查就结束了,鲁宾医生一离开房间她就停了哭声。护士进来给她打甲肝预防针,这次她好像知道真的要痛了,躺在检查床上拼命挣扎,护士的动作好快,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就给给她打完,贴好了胶布。恬恬坐起来,摸着腿上的胶布,委屈地抽噎。穿好衣服离开医生办公室,我让她给护士说再见,她乖乖地挥手说“拜拜”,脸上还挂着泪水。走出医生办公楼,外面阳光明媚,我说:“恬恬要不要自己走?”,她点点头,从我怀中滑下来,走了几步,就一个人往前跑去。

Tuesday, September 05, 2006

韩流

韩流横扫亚洲已经好几年了,我一直拒绝跟随这个潮流,觉得无聊。其实好多年偶然看过一个韩剧“爱情是什么”,虽然有些婆婆妈妈的,但是把韩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娓娓道来,倒是很有意思。今年GM来访,带来好几部经典韩剧,终于在二月份手术后修养的一周内开始看“火花”,就这样我也给韩流卷走了。

韩剧就好像我们在八十年代接触的琼瑶小说,每个故事都是千回百转的爱情纠葛,家庭恩怨,由一个个俊男美女来演绎,可谓现代社会的成人童话。我们在这虚拟的世界里除了看人在情感中的沉浮,不经意也看到韩国人的伦理道德与价值取向。同在东亚文化里,韩国人的伦理道德与价值取向其实与中国人的息息相通。 可惜中国人的伦理道德与价值取向在过去40年中被意识形态摧残,扭曲殆尽,近10年又被铜臭玷污,看韩国人的生活就好像是看我们原本该有而从来没有过的生活。他们的荣辱感,羞耻心,对传统的爱护都让人心动,即使是过分的矫情也不乏真切的感动。在看过的韩剧中,“看了又看”跟“爱情是什么”颇为相似,家常里短,把两个家庭中夫妻,长辈,子女之间的关系细细道来;“爱上女主播”是个典型的琼瑶故事,看过之后不由地喜欢上了张东健,把他的其他片子也一并找来看过,其中的“太极旗飘扬”用史诗般的手法把一个民族分离的伤痛写出来;“洛城生死恋”,“蓝色生死恋”,“情定大饭店”都有宋慧乔,这个女孩让我想起山口百惠--少女不带杂质的纯洁。

韩流横扫亚洲,从某个角度也证明亚洲对韩国文化的某种认同。经过70年代的军事统治,80年代的民主激荡,韩国现在的文化影响力何尝不是这个社会浴血再生的结果。 中国有的只是浴血的历史,80年代的民主激荡还是以浴血而终结,现在的经济繁荣更象是腐败肢体上疯狂成长的肿瘤,没有文化与制度的根基。中国流要想横扫亚洲还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