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28, 2006

鲍勃-迪伦


80年代中国年轻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实际上只涵盖19世纪的范畴,就自己来说对20世纪的西方文化认识只停留在十几个人身上(萨特,T.S.爱略特,海明威, 等)。第一次接触美国当代文化是三卷套的美国文学史论丛。从Malcolm Cowley《流放者的归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文学流浪生涯》开始,到Larzer Ziff的《一八九零年代的美国--迷惘的一代人的岁月》和Morris Dickstein的《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美国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当时的感觉仿佛是开启了天窗,看到自己顶礼膜拜的美国文化的真实面貌。《伊甸园之门》描述的美国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反文化校园抗争,民歌复兴运动等等,特别切合了80年代末中国大学校园的民主自由的变更氛围。从鲍勃-迪伦身上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兄长,从他的歌词中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当时校园里流行的美国乡村歌曲101首收录了很多六十年代的民歌。其中的几首“答案在风中飘”,“沉默的声音”,“斯卡博落集市”更是口耳相传,几乎人人会唱。20年后我才知道“答案在风中飘”其实是迪伦的作品。

昨天晚上看马丁-斯科西斯的《归乡无路》才发现真正的鲍勃-迪伦并不象书中描绘的那样是自觉的反文化英雄, 他是个特立独行的歌者。从明尼苏达的小镇出发,短短几年鲍勃-迪伦成为纽约反文化阵营的英雄,为爱伦-金斯堡视为垮掉一代的接棒人,实在是个奇迹。他的师传来自名歌,乡村,蓝调和早期的摇滚乐,特别是深受三,四十年代的民歌手伍迪-噶斯瑞的影响。老旧的唱片和波西米亚人的生活方式是他早期的灵感来源,他像海绵一样吸收各种音乐元素和思想,从演唱,改编别人的作品到自写自唱。在古老的民歌旋律演绎反体制的和社会批判。如圣灵附体,鲍勃-迪伦在他的歌中把住了一个时代的脉搏,他是预言者,是巫师(Shaman)在山巅宣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金斯堡语)。他的歌(Blowin' in the Wind)在民权运动中,在向华盛顿进军中被广为传唱,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言歌。然而鲍勃-迪伦并不想只成为左翼的歌手,他拒绝成为政治和意识行态的传声筒,当他把木吉他和口琴换成电吉他,唱出“像一块滚石”后,他被民歌运动的同志和支持者视为“犹大”。然而他继续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1997年看克林顿在肯尼迪中心授以鲍勃-迪伦勋章,蓬乱的长发,紧身衣裤,老迪伦一副讪讪的样子。当时我想,当年他们这代人所反对的体制在40年后终于收编了鲍勃-迪伦。

今天在网上古狗,发现迪伦这个立陶宛犹太人的后代在1980年成了重生的基督徒。

No comments: